成功!武汉顶流牵手成都顶流!
。此次大会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嘉宾和专家学者,共同探索生态保护与城市品牌融合的创新路径。
11月21日下午,在“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品牌交流大会”主题论坛上,武汉国际传播中心以《武汉,一座用微笑连接世界的城市》为题,分享了一条从“一滴江豚的眼泪”到“1249个江豚的微笑”的生态复苏之路:在这一过程中,武汉系统推动长江江豚从“生态IP”向“国际符号”转化,构建起“保护—文化—传播”的完整闭环。例如,在刚刚贯通的武汉新洲双柳长江大桥建设中,首次提出“不在长江打一根桩”的设计理念,最大限度保留江豚栖息空间,探索出一条生态与人文共生的长江文明之路。同时,依托科技赋能与国际协作,武汉积极传播长江生态保护的中国声音,其开展的跨境豚类保护合作,成功助力伊洛瓦底江豚种群新增五头幼豚。如今,长江江豚种群已重返武汉城区江段,武汉通过立法保护、生态修复、国际合作、青年参与等多维度举措,推动江豚从 “濒危物种” 转变为 “城市家人” 的实践历程。面向未来,武汉将像保护大熊猫一样守护长江江豚,以江豚的微笑连接世界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武汉力量。
水中“大熊猫”和陆地顶流熊猫成功会师,两只“萌主”实现跨物种同框。大会文创集市上,以在武汉白鱀豚馆诞生的全球首例人工环境下自然繁殖成功的江豚“淘淘”为原型设计的“人形公仔”萌趣亮相,与熊猫公仔展开趣味互动,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打卡,成为连接长江文化与熊猫文化的一道可爱桥梁。
同步展出的“熊猫伙伴摄影展”中,长江日报高级记者高宝燕拍摄的《江豚淘淘一家全家福》与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邓正宇拍摄的“汉宝”——“淘淘”的第一个孩子,同样成为展区焦点。这些珍贵影像生动记录着江豚家族的温馨瞬间,展现着长江生态保护的扎实成效。
从熊猫的憨态到江豚的微笑,从四川到武汉,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搭建起跨地域、跨物种的生态文明对话平台。武汉通过江豚的“微笑故事”,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推动绿色发展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信念与城市智慧。
据了解,本次大会由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、新华通讯社新闻信息中心、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、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成都传媒集团主办。


